9月15-17日,2021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(WNEVC)在海南如期舉行。黑芝麻智能創(chuàng)始人兼CEO單記章作為受邀嘉賓,出席參加“智能網聯賦能新能源汽車發(fā)展”主論壇,并在論壇上發(fā)表了以《高性能自動駕駛芯片賦能智慧出行》為主題的個人演講。在演講中單記章強調,高性能計算是智能汽車軟硬件發(fā)展的核心和基礎,而高算力SOC芯片、AI計算平臺、良好的圖像處理能力是自動駕駛演進的基礎。(來源:網易、全球TMT)
單記章,1986年畢業(yè)于黃岡中學,黑芝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創(chuàng)始人兼 CEO,這位芯片界的老兵在2016年離開了工作了20多年的豪威科技,與高中時期結識的同屆校友劉衛(wèi)紅共同創(chuàng)辦了黑芝麻智能科技。他們的目標是利用在視覺感知領域的技術專長,以AI技術為基礎,為自動駕駛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。以下是來自集微網的報道:
【本期人物】單記章,黑芝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創(chuàng)始人兼 CEO。畢業(yè)于清華大學無線電系,曾在全球頂尖的 CMOS 圖像傳感器公司擔任研發(fā)部門副總裁,專注圖像處理和視覺感知研究長達20年。作為100 多項相關專利的擁有者,其主導研發(fā)的產品被廣泛應用于汽車、手機和安防等多個領域。2016年創(chuàng)建了黑芝麻并任董事長兼CEO,致力于打造智能網聯汽車的計算平臺,提供車規(guī)級 SOC、傳感器融合和視覺感知算法。2019 年8月成功推出中國首款車規(guī)級 ADAS 芯片,2020年6月推出中國首款L3級自動駕駛芯片,并與全球多家著名企業(yè)結成戰(zhàn)略合作伙伴關系。
圖:單記章
(集微網報道/李延) AI、自動駕駛和半導體,三條高光的科技賽道,一家科技公司,躋身其中任何一條賽道,都會擁有值得夸耀的資本。很難想象,如果同時處于三條賽道當中,這家公司是多受時代的眷顧。
不過,就有這樣一家橫跨三條賽道的公司,雖然集市場的萬千關注于一身,依舊淡然處之,穩(wěn)步前行。因為該公司的創(chuàng)始人相信,無論身處怎樣的風口,如果不能持之以恒,一切終是泡影。
這位創(chuàng)始人就是黑芝麻智能科技的CEO單記章,他用自己20多年的職業(yè)生涯證明了執(zhí)著是多么寶貴的品質。
三年磨劍
2019年8月27號,“華山一號”國產車規(guī)級自動駕駛芯片在滬正式發(fā)布。在算力、能效比和算力利用率等關鍵性能指標上,“華山一號”已經超越業(yè)內頭部企業(yè)Mobileye 的EyeQ4。
這枚芯片是黑芝麻智能科技歷經36個月的努力后所孕育的結晶。“一次流片成功,只花了6個星期的時間,就讓芯片運行起來了,工具鏈以及所有的軟件也全部運行正常。”公司創(chuàng)始人兼CEO單記章接受采訪時,話語中透著一絲自豪。
這位芯片界的老兵在2016年離開了工作了20多年的豪威科技(OmniVision Technologies),與高中時期結識的老友劉衛(wèi)紅共同創(chuàng)辦了黑芝麻智能科技。他們的目標是利用在視覺感知領域的技術專長,以AI技術為基礎,為自動駕駛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。
此時,自動駕駛早已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喧鬧了多年。谷歌的自動駕駛項目研發(fā)已進行到了第7年,行業(yè)隱形冠軍以色列的芯片公司Mobileye也準備推出第5代產品,風格激進的特斯拉更是早在2014年就發(fā)布了Autopilot自動駕駛系統,2016年2月則啟動了自研FSD芯片的開發(fā)。
在國內,自動駕駛事業(yè)方興未艾,專注于相關算法和平臺的公司已有不少,可幾乎沒有公司涉足自動駕駛芯片的開發(fā),其難度之大足見一斑。而黑芝麻與特斯拉幾乎同時開始自動駕駛芯片的研發(fā),不但創(chuàng)了國內的先河,也應了“英雄所見略同”那句話。“我們思路非常接近,叫不謀而合也好,大家的理解(對自動駕駛)其實是一致的,但真能理解到這個程度的人并不多。”單記章說。
黑芝麻的核心團隊均來自英偉達、微軟、高通、安霸、Marvell、arm等芯片巨擘,有著豐富的芯片設計經驗。但是在設計這一顆前無來者的芯片之初,不少人還是心里沒底。有人問單記章:“咱們真的要做這樣一顆芯片嗎?”還有人因此選擇離開。單記章對此不為所動,因為認準的方向就一定要堅持走下去。L3及以上自動駕駛芯片都被國外幾家芯片公司壟斷,黑芝麻決心要為國產自動化駕駛事業(yè)打開一個缺口。
不能像財大氣粗的特斯拉一樣豪擲千金,黑芝麻畢竟是資源有限的初創(chuàng)公司,單記章就和團隊選擇另外一條道路,“我們先從核心IP做起,這也是硅谷的文化所在,要在技術上領先就要從核心技術入手,要建一個跟別人不一樣的技術體系,筑起自己的護城河。”
在建立起核心技術的同時,靠著出售算法、IP和解決方案,黑芝麻一直保有穩(wěn)定的現金流,這也是單記章給公司設定的底線,自動駕駛畢竟是個漫長的賽道,能堅持下去才是王道。
“我們花了很長時間來打磨核心IP,這是我們的做事方式,先打造核心技術,當你把這些東西準備好了,實際上就能自己掌控節(jié)奏了。”潛心三年研發(fā),單紀章帶領團隊以扎實和務實的風格低調前行,終于迎來產品大爆發(fā)的時刻。
2019年,華山一號問世;2020年,華山二號A1000和華山二號A1000L推出,同年,華山一號正式實現量產。上汽、一汽、比亞迪等國內頭部企業(yè)都向黑芝麻伸來橄欖枝,產品落地已上日程。
在知天命的年齡開始創(chuàng)業(yè)的單記章,已經走出了堅實的第一步。
求學之路
這種一步一腳印,“咬定青山不放松”的行事風格,是源于先天的性格,還是后天的磨練,單記章自己也很難判定。
他的家鄉(xiāng)是湖北省黃梅縣,南隔長江與江西九江相望,據說是黃梅戲的發(fā)源地。從小學到初中,農村學校寬松的環(huán)境下,單記章玩著就學過來了。長江邊留下了他很多戲耍的身影,挖螃蟹、游泳,還曾和大孩子一起游過了長江。
無拘無束,醉心玩耍的時光一直延續(xù)到初二,他轉去了黃岡市的一所中學。在那里,學習的壓力迎面而來,頭次英語摸底考試只考了40分。這“當頭一棒”也讓他開始沉下心來,在長兄的督促和幫助下,單記章的學習成績很快就上來了,一年以后就成了班里的第一名。
做老師的長兄對單記章一生的影響很大,他做事非常嚴謹認真,對單記章既關心又嚴厲,潛移默化中塑造了單記章的做事風格。
高中時,單記章考進了聲名赫赫的黃岡中學。這所中學在中國高中界曾是“神話”一樣的存在,長時間保持過98%以上的升學率和75%左右的重點大學的錄取率,60余次奪得全省文理科狀元。據單記章回憶,他高考那年全湖北省有120個600分以上的考生,黃岡中學就占了一半。
在長兄的激勵下,單記章也于1986年順利考取了清華大學。只不過,在招生老師的勸說下,他把志愿由最初的物理系改為了無線電電子學系。
進入清華園之后,單記章一下有了魚躍大海的感覺,他感覺學習狀態(tài)比黃岡中學時還要好。“我跟很多人不一樣,喜歡自學,只要自己好好看書,就能把東西搞透。”寬松的大學氛圍讓單記章的自學能力得以充分發(fā)揮,不但本專業(yè)成績名列前茅,還能投入很多精力去學習感興趣的計算機編程。
彼時,信息化的大潮在神州大地初現,由于地處潮頭中關村,很多清華北大學子得以最先參與其中。一位北京同學牽線,單記章就為一家煤礦企業(yè)編寫了一個MIS(信息管理)系統。項目本身不大,但是讓他得到了很好的實踐機會。
享受著自學帶來的快樂,本科時光一晃而過,單記章以優(yōu)異的成績保送直博。在攻讀碩士期間,他開始接觸到人工智能,做了當時很前沿的模糊邏輯、神經網絡的相關研究,同時也進行做了一些芯片的設計工作,這些都為他今后的職業(yè)生涯打下了堅實的儲備。
圖:單記章和研究生導師靳東明教授(中)
等到研究生畢業(yè)的時候,芯片世界就在向他招手了。由在美華人專家創(chuàng)辦的豪威科技(OmniVision Technologies)開始在國內招人,公司的四位創(chuàng)始人中有兩位來自清華,所以希望多攬得幾位清華學子。
單記章得到了這個機會,決心一試身手。只是此時他還不知道,自己今后的20多年職業(yè)生涯都將融入這家公司。
豪威生涯
圖像傳感器是一種將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并使之成像的傳感器件,連接了光影和電子兩個世界。按照工藝區(qū)分,主要有兩種技術類型:CCD和CMOS。CCD在早期如日中天,基本為日本廠商所壟斷。成立于1995年的豪威科技,選擇以CMOS技術為切入點,成功推出產品,以體積小、功耗低,成本低的優(yōu)勢,擊敗了日本廠商,席卷了當時的相機市場。
單記章剛入豪威的時候,公司剛創(chuàng)立不久,他的工號并不在前10名之內,但公司實際的員工也就10個人左右。很快,他和另外兩個同事就被委以一個重要的任務,做一顆圖像處理芯片(ISP)。
豪威已經做出了CMOS圖像傳感器(CIS),但是很多客戶還不知道怎么樣去用。于是,就需要這樣一個ASIC(定制化芯片)做配合。
時間緊、任務重,年輕的單記章和同事們靠著一股拼勁,通宵加班苦戰(zhàn)一個多月,每天從早上9點一直工作到第二天早上的5點,睡幾個小時后接著再干。
芯片終于做出來了,后續(xù)的問題又來了。他們把傳感器和芯片做成了一塊電路板,但是要能夠連接電腦上使用,還需要驅動程序。
單記章自學的編程技術這時發(fā)揮了作用,他一個人不但把驅動程序全部寫好,還幫客戶寫好了界面,只要填上自己公司的名字,再加上一個圖片,馬上就可以上市。
對于研發(fā)這款產品的細節(jié),單記章印象最深的就是在最后測試代碼的時候,公司創(chuàng)始人洪筱英先生就坐在他的身后,緊緊盯著電腦的屏幕。“洪先生50多歲開始創(chuàng)業(yè),跟我現在創(chuàng)業(yè)時的歲數相當,身上的壓力很大,但我無暇感到緊張,因為一旦開始做事,就會全神投入。”單記章笑著回憶,最后看到結果順利,洪先生才終于松了一口氣。
接下來,公司另一位創(chuàng)始人Raymond Wu帶著單記章和同事去參加了當時IT業(yè)界最著名的Comdex電腦展。這次參展非常成功,新產品大受歡迎,很多臺灣客戶采用了豪威公司的軟硬一體設計,一個月就實現了量產。
以此為基礎,創(chuàng)辦后僅用了4年多時間,豪威公司就于2000年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。之后,豪威不但成功搶下傳統相機及手機等照相機市場,在蘋果的 iPhone 于2007 年推出時,其也打入蘋果供應鏈,直到2011年,豪威的CIS芯片出貨量一直居全球第一。
單紀章也隨著公司一同成長,從一個研發(fā)人員,成為公司圖像處理部門的負責人。讓他引以為傲的是,帶領團隊做出了車用的高動態(tài)圖像處理芯片,結合公司的CIS,基本打敗了所有競爭對手,占領了歐洲90%的車用市場。隨后,又與上海世博會合作,為中國館和世博軸提供了人流控制方案,也是全球第一次大規(guī)模采用以人工智能為基礎的視覺監(jiān)控方案。“當時預期有90%的準確率就好了,我們最后做到了98%。”單記章說。
在他的領導下,圖像處理IP成為了公司的核心產品,除了高通和MTK之外,其他公司都采用他們的方案。
除了領導研發(fā)之外,單記章也開始接手商務工作。“做一個項目會遇到什么困難,怎么解決,我能把技術上面的事分析表述的非常清楚。”他這樣分析自己的長項。
機會很快就到來。華為開始做智能手機時,豪威決定去支持華為。可是國內的銷售與華為的商談沒有進展,就搬來單記章當救兵。
單記章回憶道:“我晚上10點下飛機來到華為在新金橋的辦公室,里面已經坐了20多個海思的人,這邊就是我和銷售。我一個人跟他們討論了5個小時,差不多到半夜三、四點鐘的時候討論終于完成。”這一次會議后,華為決定跟豪威在圖像處理方面進行合作。
思維清晰,表述精準,說服別人態(tài)度耐心,這次會談讓單記章在處理商務問題上的潛力得以顯露。從此,他也從一個技術專家開始向公司的管理者全面轉型。
到2016年離開豪威公司時,單記章已經是公司的技術副總,管理著圖像處理和軟件兩大部門,帶領著分布在世界各地的200多人團隊。
也是在那一年,一件事改變了科技發(fā)展的走向,也決定了單記章今后的事業(yè)方向。
創(chuàng)業(yè)歲月
2016年,一個名為阿法狗的AI算法打敗了人類頂尖棋手李世乭,在科技界引爆了一顆氫彈。以前看似遙遠又神秘的AI技術,終于對全世界露出了微笑。
與AI密不可分的自動駕駛受到了新技術的鼓舞,進而開始策馬狂奔,沃爾沃、奔馳、福特等傳統車廠放棄了以前四平八穩(wěn)的姿態(tài),紛紛高調宣布開展自動駕駛項目,谷歌和特斯拉更是將嘗試新技術融入到項目開發(fā)中。
單記章此前與車廠已有很深的接觸,經過長時間的觀察和思考后,他終于決定進入這個充滿朝氣的賽道。
為此,他找來老友劉衛(wèi)紅加盟。時任博世底盤制動事業(yè)部亞太區(qū)總裁的劉衛(wèi)紅是單記章在黃岡中學的同學,研究生時也在清華讀書。當單記章回上海出差的時候,兩人更是經常圍繞汽車進行交流。
以前的汽車都是機械東西為主,前途不大了,AI能帶給汽車新生。懷著同樣的認識,單記章提出創(chuàng)業(yè)的想法和思路后,兩人一拍即合,黑芝麻智能科技由此而生。
為了組建一個戰(zhàn)斗力強的核心團隊,單記章親自從業(yè)內招賢攬才,公司主管以上的干部都是他親自面談招聘的。至今,這些人沒有一個離開公司。“大家都認同公司的愿景,并發(fā)自內心認為是在做一件很自豪的事情。”單記章也非常感謝團隊的支持。
搭建起團隊只是第一步,還要讓團隊運行順暢,進而完善公司的組織架構,此外,還要在技術上做最終決策,為融資去面對不同的投資人。單記章像所有技術創(chuàng)業(yè)者一樣,要應對形形色色的新課題。
“我一直對公司同事說,只有教訓,沒有經驗。每天都要面對新的教訓,所以每件事都要非常謹慎的去對待。”單記章認為這是創(chuàng)業(yè)以來最大的感受。
不過,在忙忙碌碌之中,他依然對研發(fā)非常鐘情。雖然也會像當年洪先生那樣坐在年輕工程師的身后,單記章卻不會給他們施加壓力。“我會跟他們探討技術細節(jié),給出自己的建議。”單記章告訴記者,公司很多的專利都是討論出來的,如果大家都覺得一個點子很好,他就讓工程師立刻去寫專利。這種捕獲靈感的好辦法,讓黑芝麻一直在專利方面領先于對手。
從2016年創(chuàng)業(yè)至今,黑芝麻已走過了4年的歷程,目前公司發(fā)展的節(jié)奏都與單記章的預期相符。有人認為他們的運氣不錯,初創(chuàng)的時候趕上AI熱潮,隨后是國內自動駕駛的熱潮,現在則是半導體的熱潮。對此,單記章有自己的看法。
“這不僅是運氣的問題。運氣是要靠自己把握,時間窗口對所有人都是公平的。如果你沒有堅持,就有可能錯過那個點。”單記章認為運氣與堅持是相輔相成的,勝利者從不屬于那些不停追逐風口的人。“我們對業(yè)界或產業(yè)的發(fā)展時間節(jié)點有很深的認識,能抓住主題,直奔主戰(zhàn)場,然后堅持下來,這才是關鍵。”
創(chuàng)業(yè)前的20年職場生涯,他都是在豪威一家公司度過的,這在盛行跳槽文化的硅谷中極為少見。“因為這是我喜歡的事業(yè),不管中間有多少起起伏伏,都不會放棄。”
正是這份執(zhí)著和堅守,也讓單記章攻克了一個個難關,有了今日的從容和自信。“給公司的主要產品取名‘華山’,就是必須成功,不給自己留有余地。”單記章表示。
在硅谷多年,單記章最欣賞的就是那些踏踏實實做技術的公司。“硅谷很多公司確實是挺堅持自己的一些東西,雖然也有會有偏差,能堅持自己理念還是很讓人尊敬。”
如今,他也把這份堅持注入到公司的文化中,讓公司具有了一股韌勁。在充滿競爭和變數的賽道上,單記章帶領的團隊正在成為一顆光彩奪目的新星。
(校對/Sky)
【本文作者】李延, 集微網資深記者。物理系半導體與微電子學士,曾想以科研為終身事業(yè),奈何學藝不精,最終以旁觀者之姿看科技之變遷。曾投身于半導體晶圓廠,任工藝工程師,時間雖不長,但初獲對行業(yè)的寶貴認知,一扇大門自此打開。后機緣巧合下,進入行業(yè)媒體,先后在《傳感器世界》、《今日電子》雜志任編輯、執(zhí)行主編等職務。
來源:集微網
編輯:羅凱
初審:汪秀兵
終審:陳忠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