誘惑,它反復無常,它隱藏在生命中的每一個角落。戰(zhàn)勝誘惑是個長期而艱苦的過程,而堅持一個夢想,是你手中握著的最重要武器。
“除了誘惑,我什么都能抗拒?!毙≌f家王爾德曾這樣說。
很慚愧,我也是這樣的一個人;更不幸的是,我出生在一個充滿各種誘惑的20世紀90年代。電視、電腦、手機、網(wǎng)絡、還有青春期懵懂的情愫,它們中的任何一樣,都曾給我?guī)磉^致命的誘惑。我的學生時代,簡直就是一部不斷與誘惑做斗爭的血淚史。這一路,我走得跌跌撞撞,唯一值得慶幸的是,我成為了為數(shù)不多戰(zhàn)勝誘惑的人?;仡^看看,我的身邊,曾經(jīng)倒下過太多的戰(zhàn)友。
那個被我嫉妒過很久的、每次數(shù)理化考試幾乎都得滿分的天才少年,在高一那年變成了網(wǎng)絡游戲的俘虜,夜間熬夜看書變成了熬夜打怪,成績也不出所料地一落千丈。還有那個字跡清秀、文筆動人的鄰座女孩,把她最寶貴的時間都奉獻給了隔壁班的校草,筆下的優(yōu)秀范文變成了肉麻情書,自己也變成了老師、同學口中的反面教材。從此,江湖上再也沒有了他們的傳說。
為什么這么多人都甘愿上誘惑的當呢?因為誘惑太狡猾,它們總是會用一個看似美好的假象吸引我們的興趣。所以,抵制誘惑的第一步,就是撕下它虛偽的面具。關于這一點,最好用的方法,莫過于精神刺激法。高一的時候,我癡迷于電腦游戲,每天放學回到家就玩,作業(yè)也不寫。我知道這樣不對,可是又控制不住自己,不斷進行著“想玩→玩→后悔→還是想玩”的惡性循環(huán)。一個學期下來,成績排在倒數(shù)。終于有一天,我知道我必須改掉這一惡習了,于是我把自己知道的有關“沒抵擋住游戲的誘惑導致結局很悲慘”的故事都寫了下來,自己身邊發(fā)生的、老師和同學講過的、電視上面講過的都寫上去了。每當經(jīng)受不住誘惑的時候,我就拿出來反復閱讀,一次閱讀至少十遍以上。后來,我一想玩游戲時,腦子里就條件反射般地出現(xiàn)各種事例,游戲的癮也慢慢地消退了。即使有時我依然沒抵擋住誘惑去玩了,也會在玩的過程中不斷被內(nèi)心的不安折磨,繼而快速回歸正確的道路。
如果精神刺激法效果不好,那不妨再試試隔離治療。所謂隔離治療,顧名思義,就是把自己和誘惑隔開。比如我的問題是沉迷于網(wǎng)絡游戲,那么我干脆就停掉了家里的寬帶服務,從根本上杜絕了玩游戲的可能。如果一定要用網(wǎng)的話,也可以讓父母幫助設定電腦密碼。辦法有很多,原則就是狠一點。你不舍得對誘惑狠一點,只怕早晚有一天,它會用更狠的方式“回報”你。
不瞞大家,我也曾經(jīng)在以上兩個方法中敗下陣來,后來我就發(fā)現(xiàn),“等會兒再去”比“不去”要簡單多了。即如果讓自己不去做誘惑自己的事太難,那就讓自己等會兒再去做。比如學習的時候,如果想去玩會兒電腦,這時很多同學會告訴自己:“我就玩一會兒,一會兒就回來學習。”這是萬萬不可以的,試想一下,你本來已經(jīng)經(jīng)受不住誘惑想去玩了,再真的去玩起來,誘惑就更大了,更沒辦法做到關了電腦回來學習了。這時候的正確做法應該是告訴自己:“那我做完這頁練習題再去玩電腦吧。”接下來,你為了玩電腦,一定會督促自己認真做題。當這頁題做完以后,就再對自己說:“我再做一頁吧,這樣就可以多玩一會兒了,還能玩得更心安理得一些呢。”這樣依此類推,就算最后你依然去玩了電腦,也是建立在做了很多練習題的基礎上,比一開始就去玩強太多了。不只局限于玩電腦喲,對于其他誘惑,此法也同樣適用。大家不妨試試看。
誘惑反復無常,隱藏在生命中的每一個角落。戰(zhàn)勝誘惑是個長期而艱苦的過程,而堅持一個夢想,是你手中握著的最重要武器。每一個成功者都是大夢想家,當你覺得快被誘惑打敗時,就趕緊默念心中的夢想,告訴自己多年的夢想和一時的歡愉二者只能有其一,然后你就會發(fā)現(xiàn),和夢想帶來的美好憧憬相比,一點兒誘惑真的就不算什么了。借用威爾遜的一句話:有些人讓夢想悄然絕滅,有些人則細心培育、維護,直到它安然度過困境,迎來光明和希望。而光明和希望,總是降臨在那些真心相信夢想一定會成真的人身上。